本篇文章3062字,读完约8分钟
慧聪智能家居网络新闻纵观中国的智能家居市场,事实上,它已经初具规模。无论是传统家电企业的快速转型、智能系统平台的建立,还是互联网品牌的迅速崛起,都显示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与此同时,安防、家电、装饰等大品牌企业开始围绕核心业务,以不同的切入点,深入挖掘智能家居领域的各个细分应用。 许多人都很关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娱乐圈的老男神林志颖的豪宅。它不同于其他华丽住宅的原因在于其内置的高科技家庭场景。面对理解人类语言的家用电器、使用灯光叫醒你的智能设备,以及已经在早上做好的早餐,不可否认的是,科幻电影中出现的未来世界已经到来。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403亿元,预计到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400亿元。巨大的空市场吸引了大量国内制造商的快速涌入。
多种力量助推智能家居崛起空拒绝短命
那么,什么是智能家居呢?智能家居是由安全防护、网络服务和自动化组成的综合家庭服务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3c)构建,提高了生活环境的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艺术性和环保性。也就是说,智能家居允许用户通过触摸屏、手持遥控器、语音控制等手段进行操作,这使得家中的多台设备产生联动反应,从而给用户带来更方便、舒适、高效的家庭生活/0/房间管理模式。 纵观整个行业,智能家居行业涉及的核心技术几乎都来自西方国家,目前几乎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是由他们引领的,国内技术水平还处于跟随状态。早在1994年,深圳就出现了第一家智能家居公司。然而,由于市场不成熟,它一直无法发展。直到2014年,人们意识到智能家居将成为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于是纷纷投资,智能家居正式进入爆发期。 marketsandmarkets预测,到2022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将达到122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4%。该组织认为,智能家居行业产业链长,产品种类多,销售渠道多样化,单个企业很难垄断市场。企业间的跨境合作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多种力量助推智能家居崛起空拒绝短命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大公司都投资了智能家居。苹果发布的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面向第三方公司,旨在让更多企业生产符合homekit标准的产品。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了智能室内恒温器供应商nest,nest积极为用户提供优化的温度调节环境,然后收购了互联网安全监控摄像头制造商dropcam,后者通过wifi将摄像头记录的内容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并借助图片分析算法通过手机自动提醒用户异常情况。 同时,智能家居领域的前景也受到了国内许多智能家居厂商的青睐。同时,企业开发客户需求趋势和日常生活场景,提升市场,降低智能家居门槛,形成品牌风格,从而使大量国内智能家居品牌迅速崛起,成为智能家居市场的中流砥柱。然而,随着参与者的增加,阻碍行业发展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为什么智能家居产品不能普及?
多种力量助推智能家居崛起空拒绝短命
从手机的应用控制到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交互式智能产品,智能家居已经发展了20年,但仍未普及。这就形成了一种局面,家电制造商和互联网巨头都在涌向智能家居市场,但用户并不购买。原因如下: 首先,产品的高价格让用户不放心。根据一位产品经理的分析,由于市场策略,智能家电都是第一阶段上市的高端机型,将来会体现在终端和低端产品上,所以目前价格比较贵。但是,国内智能家居市场还不成熟,市场消费观念还很欠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化这个价格带来的功能提升,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此外,智能家居的建设成本并不便宜。在智能家居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综合布线、复杂的系统设置和安装调试,这也将耗费更多的人力。此外,专业的智能家居设计公司和工程师必须进行全面的智能设计和安装调试。因此,智能家居给人一种远远落后的感觉。 其次,行业标准尚未建立。在智能生态系统中,会涉及许多产业链,但缺乏统一标准已成为行业无法互联的最大诱因。至于标准的制定,更多的企业仍然关注用户的竞争,这也影响了企业推动行业标准制定的积极性。一个真正的智能家居必须在所有硬件协议和标准的协议下融合各种设备的数据,从而实现设备之间的自动对接。 第三,智能功能大多是噱头。许多已经进入市场的智能家居产品增加了新奇和复杂的功能。初衷不是为了考虑消费者的日常需求,而是为了刺激消费,制造商为产品增加了“漂亮外套”。这实际上是一种忽视产品质量、盲目扩大市场份额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智能家居的健康发展,降低了智能家居制造商的信誉,同时也给智能家居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 大数据可以解决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数据将在改善体验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数据可以帮助商家更多地了解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从而改善使用体验。 政策支持产业正处于完善和上升阶段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家庭智能早已止步于想象。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拥有一种或多种智能产品。无论是手机制造商小米、联想、三星、传统家电制造商格力、美的、长虹、tcl,还是互联网公司阿里和360,他们都相继发布了智能家居战略。有一段时间,每个人都涌向这个渠道,智能家居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夯实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大国转型。报告还指出,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是竞争高地,并建议制定“互联网加”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在智能转型、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支持下,智能家居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在硬件和服务的背后,企业也在探索用户习惯和家庭场景需求。在大数据时代,无论是芯片和传感器等硬件制造商、通信技术企业,还是云平台等软件服务企业,谁能获得更多的数据信息,谁就能在整个产业链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未来,企业可以通过数据操作结合用户行为数据来提高产品R&D和产量,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可以说,在未来,能够在智能家居背后做好大数据服务价值的企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智能家居的核心价值不是硬件产品本身,即事物之间的联系,即生态系统平台。一方面,系统平台决定了智能硬件的二次挖掘价值;另一方面,系统平台是实现物联网终端设备互联互通的基础技术平台,为用户提供综合服务。与海尔u+平台一样,作为一个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系统,它具有语音、图像识别、自主学习、自主决策、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刻画等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控制智能家居设备,主动提供个性化服务。 从目前的全球形势来看,苹果、谷歌、微软、三星等。都在打造自己的智能系统平台,一些国内企业也在尝试,如海尔、京东等。然而,从未来国家信息安全的角度来看,物联网时代将对本地化系统平台提出迫切需求,合作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一步。 写在最后: 看一看中国的智能家居市场,事实上,它已经开始显示其规模。无论是传统家电企业的快速转型、智能系统平台的建立,还是互联网品牌的迅速崛起,都显示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预测显示,到2020年,白色家电的智能率将达到45%,家用电器的智能率将达到28%,厨房电器的智能率将达到25%。未来五年,智能家电的累计市场需求将达到1.5万亿。 与此同时,安防、家电、装饰等大品牌企业开始围绕核心业务,以不同的切入点深入挖掘智能家居领域的各种细分应用,各种资源聚集也成为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的新动力,推动了智能家居的系统化、集成化布局。面对机遇和挑战,智能家居行业应努力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完善技术功能,加强各产业链之间的深度合作,创造更加完善的生态环境,让智能家居产品成为每个家庭的首选。
标题:多股力量助推智能家居升空 拒绝昙花一现
地址:http://www.hcsbodzyz.com/hccj/3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