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45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华盛顿9月25日电(记者林)中美研究人员25日表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变色发育退化是鸟类“掉牙”和长出角质喙的直接原因。

本研究由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朔博士领导。这篇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的《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今年年初,王朔的研究小组报告称,他们在新疆发现了世界上第一只长牙无牙恐龙。在最新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牙齿逐渐脱落的现象在偷蛋龙和脊椎鸟中也存在,并且牙齿“脱落”的时间在恐龙向鸟类进化的过程中不断提前。

中美科学家找到鸟类“丢失”牙齿的直接原因

王朔说:“最重要的是,牙齿‘脱落’现象不仅存在于恐龙——鸟类的分支中,也存在于数十种脊椎动物的分支中。这表明,(在进化过程中)牙齿的‘丧失’是脊椎动物的一种常见‘手段’,颠覆了我们对鸟类进化史的现有理解。”随着牙齿的脱落,鸟长出角质喙。以往的研究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不仅控制牙齿的发育,还参与角质喙的发育。

中美科学家找到鸟类“丢失”牙齿的直接原因

通过发育生物学实验,王朔的研究小组证实了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的上调导致牙齿发育的中断,并促进角质喙的生长。这一结果首次阐明了鸟类牙齿发育退化的可能机制。

中美科学家找到鸟类“丢失”牙齿的直接原因

基于此,研究人员提出,鸟类牙齿的所谓异步发育和退化是鸟类牙齿“丢失”的直接原因。鸟喙出现后,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牙齿相关基因的作用逐渐减弱,最终导致这些基因的突变和“丢失”,但这应该是鸟类进化后期的一个事件。

中美科学家找到鸟类“丢失”牙齿的直接原因

此前,人们对鸟类“牙齿脱落”的原因和机制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牙齿的“脱落”有助于减轻鸟类的体重,增强鸟类的飞行能力;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简单的基因突变会导致鸟类牙齿的“脱落”。

标题:中美科学家找到鸟类“丢失”牙齿的直接原因

地址:http://www.hcsbodzyz.com/hcxw/8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