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9字,读完约3分钟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赵)中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给方面。为了更好地用科技创新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服务,中国科学院于6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举办了“科技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战略与决策高层论坛。

专家学者热议“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这是一个稳定的、优秀的、发展的文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军认为,最重要的是扩大供给。韩军在报告中指出,在城乡居民的食物结构发生变化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中国食品供应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满足蛋白质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大力发展大规模、高效的绿色水产养殖。"饲养业的发展和畜牧业的发展是结合在一起的."

专家学者热议“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方面的改革有两个核心问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说:“一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二是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张涛认为,农业供给方面的改革应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科技供给不足的问题,而核心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机械化水平,促进智慧农业发展,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促进产业链合理布局,实现农业科学发展,是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

专家学者热议“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土壤学家赵其国提出了功能农业的前沿概念,即硒、锌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或其他功能物质(如维生素、花青素等)的农业生产过程。)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在农产品中进行定量改良。通过食用功能性农产品,我们可以定量地满足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从而解决人们的“隐性饥饿”。

专家学者热议“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过去,高产农业解决了人们‘吃饱’的问题,绿色农业解决了人们‘吃得安全’的问题,而功能农业主要是希望解决人们‘吃得健康’的问题。”赵其国认为,功能农业是继高产农业和绿色农业之后的第三阶段农业发展。他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推出80-100种功能性农产品,仅中国的产值就将达到1000亿元,功能性农业的比重到2020年将达到1%,到2030年达到10%,到2050年将超过50%。

专家学者热议“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此次论坛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题,不仅邀请了院士和专家发表主旨演讲,还从制度设计、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等角度组织了一系列子论坛讨论。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人出席了论坛,其中包括各部委和高校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代表。

专家学者热议“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是国家农业科技领域的战略力量,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创新。设有中国科学院农业专项办公室,整合全院农业科技力量开展研发工作,为中国农业转型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十二五”期间,中国科学院共有567名研究人员和2357名研究人员直接从事农业领域的重大突破和重点栽培方向的科学研究。中国科学院“十三五”计划提出的60项重大突破中,有6个“现代农业科技领域”。

标题:专家学者热议“科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地址:http://www.hcsbodzyz.com/hcxw/4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