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3字,读完约3分钟

6月23日,母舰“蛟龙”号“向阳红09”在其母港停靠。

记者王佩拍摄的照片

青岛6月23日电(记者王佩)23日,在蔚蓝的天空和碧海中,一艘白色的船缓缓降落在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的码头上,国家海洋局的“向阳红09”号船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其96名科学考察队员顺利抵达。

蛟龙号归来

在覆盖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和海盆的典型海底地形区,已完成95次有效潜水,实现了100%的安全潜水,作业能力达7000米。全球浅海面积的99.8%...到目前为止,小龙2017年的试验应用航行(中国海洋38号航行)持续了138天,是安全的

蛟龙号归来

在试验应用阶段,蛟龙先后在南海、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区、西太平洋海山地壳勘探区、西南印度洋海脊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西北印度洋海脊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区和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等7个主要海域进行了152次成功潜水,共450多人次,1000多人次,共517天。总航程超过86,000海里,获得了约4950gb的高精度定位测量数据和约3,860个高质量的珍贵地质和生物样品。

蛟龙号归来

蛟龙号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在这次航行中,蛟龙17次潜水作业的水深超过6000米(其中11次潜水作业超过6500米),实现了连续的深潜和安全潜水,充分发挥了蛟龙在全球领先的深潜技术优势,为中国抢占国际深海科学研究前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蛟龙号归来

其中,“蛟龙”号潜艇100次和128次成功搜索和回收了部署在西南印度洋和西北印度洋热液区的微生物富集罐等作业工具,特别是144次成功搜索和回收了部署在马里亚纳海沟6300米深度的气密保压序列集水器,实现了科学仪器在6000米深度的定点搜索和回收,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蛟龙号归来

第二批潜艇艇员已经充分参与了这次航行的潜水。八名潜艇艇员的潜水驾驶和操作技术水平、潜水维护和支持技术水平、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都日趋稳定,具备了进行常态化的能力。载人潜水器驾驶操作和技术维护支持;潜水维修保障队伍规模逐步扩大,维修保障和水面保障的运行能力逐步提高。关键岗位的保障能力得到了锻炼,形成了一个18人的专业潜水维护保障团队和两个独立完成潜水器部署和回收的专业水面保障保障保障团队。

蛟龙号归来

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说,“蛟龙”号的开发和顺利应用,已成为重大深海装备研究和应用的典范,其成功源于严格执行“业主责任制”、“需求牵引”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理念。深潜工程技术支持团队和深潜科学家团队不断壮大,安全管理体系趋于完善,多系统、多任务的工作模式已经形成,为作业运行迈出坚实的一步。

蛟龙号归来

人民日报(2017年6月24日07版)

标题:蛟龙号归来

地址:http://www.hcsbodzyz.com/hcxw/4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