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6字,读完约4分钟

日前,公布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分数,自古以来,在人杰地灵的江西省,今年的“学霸”们的表现依然引人注目。 事实上,自古以来江西省就不缺少“学霸”、“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省”。 据相关统计,江西省历史上,姓名可查的前三名为141人(包括武状元7人),进士万多人。

【时讯】古代“高考”江西学霸有多牛?进士有万余人

■中国江西网/江西头条新闻客户端记者朱嘉明、熊春瑜/文

古代的“高考”是怎么考的? 你要考什么?

科举考试是所谓的古代“高考”,采用分科取士的方法,通过考试选拔官员,这个制度从隋朝开始起步,到唐朝初形成雏形,之后不断丰富,逐渐完善,直到明朝真正完善,然后到清光绪年间

【时讯】古代“高考”江西学霸有多牛?进士有万余人

古代科举考试有繁杂的手续:乡试、会试、殿试遵循从地方阶段性集中选拔的顺序。 其中,乡试是召集全省考生一起考试,就像我们现在的高考一样,乡试合格就举人。 但是,乡试不是每个人都想参加就能参加的,只要参加乡试就成为五关斩六将。 这种参加全省级乡试的资格,是先参加上一次大小考试后开始的。 比赛一般在东京都,如果通过了比赛就有参加殿试的机会,也被称为廷试——这也是对胜利的最后关头,之后可以闻名天下。

【时讯】古代“高考”江西学霸有多牛?进士有万余人

科举的文案基本上是儒家的经义,以“四书”文为题,文案的样式为八股文,说是“戴着手铐跳舞”。 这不仅仅是“写800字的作文”。 八股文怎么写? 首先,复印件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各观点必须遵循《高考宝典》。 按照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制作。 复印后的四个部分必须分为四个部分。 每一段都需要两个对偶排比句。 另外,题量也很大,以明朝的乡考为例,先写七篇论文。 第二次增加一个政治论、五个判决书和一个公文。 第三次再写5篇时政评论……简直是“堪比马拉松”的笔试体验。

【时讯】古代“高考”江西学霸有多牛?进士有万余人

江西省的进士超过全国的十分之一

明代有一首形容科举考试“三次辛苦成鬼”的诗句,回顾江西科举史,古代江西“学霸”总是可以玩“高考”,江西人有才能,辛苦,意志力强,这在历史上也很有名。

【时讯】古代“高考”江西学霸有多牛?进士有万余人

历史上江西人最霸气的一次是明朝永乐二年( 1404年),当年进士校友共计470人,其中江西人110人,几乎占四分之一,而且包括状元、裸眼、探花在内的前7名( 1甲前3、前4 )都是

【时讯】古代“高考”江西学霸有多牛?进士有万余人

在历史悠久的河流中,江西省可以说是“人才的摇篮”:仅唐宋八就占五人,汤显祖、陆九渊、文天祥、周敦颐、陶渊明。 江西读书风气极为盛行,有浓厚的兴学之风,据《江西省人物画》相关统计,江西历史上能查姓名的冠军56人(包括武状元7人),榜眼45人,探花40人,进士11105人为全国进士98449 特别是江西省以“才子之乡”闻名的临川,从宋朝到清朝,科举考试仅临川一地就采用了1000多人,进士700多人。

【时讯】古代“高考”江西学霸有多牛?进士有万余人

科举考试和高考有本质区别

与现在的大学入学考试不同,古代的“大学入学考试”即科举考试对考生的年龄没有要求。 考试非常困难,需要时间,对考生知识的储备和意志力等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年龄小的考生几乎不能参加,年龄大的考生很常见。 另外,科举考试也不是每年都举行。 例如,在明清两代,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会试每三年在都城举行一次。

【时讯】古代“高考”江西学霸有多牛?进士有万余人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科举制度改进了世袭制的单一人才选拔方法,使出身低微但有真正才能和实学的人也有机会发挥才能。 但是这个寒门出身的有学识的人的上升路线本质上是为皇帝选择服务员。 因为世界是皇帝的,皇帝采用他们为自己的世界服务。 “对于今天的高考,与古代的科举考试有本质的区别,是向人才展示才能的舞台,但毕竟制度背景完全不同”江西省很多历史研究者对记者说。

【时讯】古代“高考”江西学霸有多牛?进士有万余人

“十年的寒窗无人问津,一举成名”。 在古代,普通人想要改变命运的只有科举这条路,所以有人去参加科举考试。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金牌,越来越多的人把名字留在孙山上珍惜一生。

【时讯】古代“高考”江西学霸有多牛?进士有万余人

感谢的时代,今天高考已经不是唯一的成才渠道。 即使不能写布告栏的题目,也不是像古人那样“撞上南墙不回头”,而是可以用很多其他的方法达到自己的光辉。 当然,有些人是永久的,努力,即使运气不坏,也总是笑到最后。

【时讯】古代“高考”江西学霸有多牛?进士有万余人

原标题:古代“高考”江西学霸有很多牛吗?

责任:馀骏洁

标题:【时讯】古代“高考”江西学霸有多牛?进士有万余人

地址:http://www.hcsbodzyz.com/hcxw/14241.html